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阳春博客

写多了,也就写出了心情,会结交更多的朋友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回味过去的几天  

2010-02-17 15:12:38|  分类: 心情记录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 过去盼年,只为了新衣服和丰盛的饭菜,还有那区区的几毛压岁钱,因而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,神经中枢日益兴奋起来。可现下,什么也不缺的年代,平常衣食住行与节日无异,也就没有了多少的兴奋点,反而觉得更加疲乏,更加累。

      年前,住在农村的弟妹们,尽管我的条件比他们好得多,但总不忘城里的兄长,冒着寒风和雨雪,拥挤在农村的班车上,提着易碎的鸡蛋,拎着水比鱼重的塑料桶等等一切自收的土特产,这些城市人买不到农村人不稀罕的东西,风尘仆仆赶来,吃顿饭,谈谈收入,聊聊家常,又匆匆去置办年货,赶在未班车前回到家,孩子早已立在村头,一包包的物品换来了孩子们的阵阵笑声。

       贺年卡一张张收到,有的还在路上,年三十已悄然来到,手机的短信声响个不停,在鞭炮声中显得是那样的弱小,却给收到短信的人送来了一声声吉祥的祝福,也多了回祝的幸福,已收短信的数字在不断的攀升,尽管不常联系的朋友,在这个传统佳节也想起问候一声;尽管有的同学已身居要职或走进富豪行列,依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起了我;那些熟识的或从未谋面的,同城的或异地的博友,在我生日的那天,为我编发的一条条祝福的短信,一切,让我在这冰天雪地的日子里,感到阵阵温暖。

   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就离开家的我,虽没有大富大贵,也没有混出一官半职来,但那时我们堂兄弟陆续考上学校的新闻,还是着实轰动一时。别说不是一个村庄的,就是同一个村庄的人,经过几十年的岁月,很多已不认识,但他们当中许多人还是能记起我们的。这不,一些出外挣钱的人,也小有成就,在巢湖置房安家落户,也就有了更多的联系,毕竟同一方水土养育大的,有更多的共同语言,有更易沟通的人和事,有着那相同的经历,更有那熟悉的山山水水,也就一见如故。今年的年三十,便是这样的几家人在饭店里共同渡过了这个喜庆的日子。

     印象中还是顽皮淘气的他们,却一个个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在各自的事业里,打拚下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,赢来了许多人的艳羡和仰慕。他们的下一代,少了我们幼时的贫穷和愚昧,多了聪明和知识,少了羞怯,多了落落大方,少了乡音,多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。他们的父辈,晚年跟随着子女,有了更多的享受,自豪和满足写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。

    以为,今年的春节,应该是温暖的。不料,却迎来了大雪纷飞,谁知道,七九天,还会有这样飘飘洒洒的精灵普降?白色的底色,让常青树叶越发地绿,让腊梅花更显灿烂,让人的心情也宁静许多,瑞雪真的能兆丰年?让我们拭目以待!

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://xieyangchun1963.blog.163.com 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56)| 评论(2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