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阳春博客

写多了,也就写出了心情,会结交更多的朋友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交通工具的变迁  

2017-01-10 15:18:17|  分类: 纪实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 交通工具的变迁 - xieyangchun1963 - 阳春博客
 
       最原始的交通工具,当数“11”路,抬腿就能走,不用电、不用油,不占用路面,只是不能走长也不能走远。
       记得刚参加工作时,特羡慕有自行车的人,那时牌子不多:永久、凤凰、金狮。因为有钱不一定买到车,何况没钱,有自行车一族,相当于现在拥有豪车一样,一种身份的象征,办事、找对象都容易。
      80年代初,一个月40多元的工资,攒了将近一年,还是买不起也买不到名牌自行车,只能买一辆二流品牌的“长征”自行车,拉煤、买米、换气、接送小孩……小汽车的功能全用上。
      老家在邻县,距离工作单位四十多公里,一条窄窄的柏油路连着崎岖不平的山路,每次回家,先要找人买好票,坐上颠簸得让你上吐下泄的客车,遇到雨天,窗玻璃是关不住水的,弄得全身湿透。就这样还挤满了人,下了车,离家还有七八公里的小路,不通车,全靠“11”路,尽管年轻,走得也是筋疲力尽。每每返回,父母总是要捎上自种的菜,自养的鸡和鸡下的蛋,还有土特产……我手拎,父亲肩挑,有人陪伴的路便不觉得长,却没想到,父亲一个人独自返回还要走长长的路。
      后来,修通了砂石路,有钱有头脑的人买了三轮车跑运输,只是车辆很少,一等半天,特别是炎热的夏天以及寒冷的冬天,日子确实不好过。上了三轮车,坐在两边硬硬的长板上,摇摇晃晃,东倒西歪,有时候能颠得人弹起,头撞顶篷上的钢筋,钻心地疼;落下,又重重地跌落在硬板上,让你尾骨发麻;加坐的小板凳,尽管上面有人,或左或右滑行,一不小心 ,便碰得你小腿生疼……夏天一身汗,冬天一肚子冷风。
       再后来有了孩子,带他回去,走上砂石路,踢踢沙子,捡捡小石子,起初还觉得好玩,但时间一长,好奇劲没了,便不想走了,只能一截截地哄,实在没辙的时候,我只能驮、抱、扛,好动也难伺候,熟睡也不好服侍,手里还要拎着他吃的、用的、玩的,还有对父母、弟妹表示的小心意,累啊,现在真不敢想像。讨饭的哪能嫌粥稀,一次,我们父子俩竟坐在熟人一辆拉沙的拖拉机上,虽然人货混装,却感到无比的幸福。
      慢慢的,摩托车多了,出租车有了,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存在问题了。
       当越来越多的中巴、大巴车出现在省道、国道、高速公路上时,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,更快捷,更方便,更舒适。现在出国比那时回家还方便,孩子出行要么是高铁要么是飞机。
      当私家车进入千家万户时,我也是其中之一,距离不再是问题。曾经出一天差到合肥就很高兴,现在五天都在合肥出差也没觉得什么。只是车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,污染、拥堵、费用高、停车难、交通事故频发……
      发展公共交通成了全社会的共识。于是,城市有了快速公交,有了公交专用道,有了新能源公交车,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上,大运量地载着南来北往的人到达城市的每个角落,挤压私家车的空间,想还城市一个清洁的面目。但私家车却越来越多,雾霾的天数也不见下降。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增,城市面积的扩大,显然,公交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。
       于是,地铁便由一线城市蔓延到二线甚至三线城市。 2016年12月26日,合肥地铁一号线开通,省城的人们出行又多了一个途径。可不能小觑一条地铁的吞吐量,元旦那天,45万多人次出入各大地铁口。今年二号线即将开通,加上在建的三、四、五号线和一号延长线,到二O二O 年,合肥的地下将有五条地铁线开跑,线成网了,届时,将会有更多的人如我一样,乘坐地铁出行。舒适、平稳、准时。不再操心开车的那些事,只管看进进出出的人,想各种各样的心事,甚至可以读读书,看看免费发的地铁报,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,发发呆!
        有了地铁,便有了接驳的公交, 但常常人多拥堵,离地铁口稍微远点的还略有不便,这不,ofo共享单车元月四日进驻合肥,扫码、交押金、实名注册,然后以一小时一元的租金便可任意骑行,随心停放,当然要遵守城市的管理,不可随意。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。
      短短的二十多年,交通工具就如此的多样。只不过是,自行车,画了一个圆,又回来了。
     

          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://xieyangchun1963.blog.163.com 
 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64)| 评论(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